1、標 準:普通抹灰(最少兩遍成活)
2、質量要求:合格,檢查驗收標準按附表1《室內墻面抹灰工程質量驗收控制表》相關要求。
3、工 序:吊立線→貼灰餅→做沖筋→抹底層灰(聚合物砂漿,分層趕平)→粘貼耐堿纖維網→抹面灰→最后壓光。
4、抹灰層厚度控制:總厚度≤20mm,底層抹灰厚度5mm~8mm,面層灰厚度7mm~12mm。
5、質量控制一般要求:
(1)抹灰前,磚墻、混凝土等基層表面的灰塵、污垢和油漬等,應清除干凈,并灑水濕潤。
(2)抹灰前,應先檢查基層表面的平整度,并用與打底相同的水泥砂漿貼灰餅、做沖筋。
(3)抹灰砂漿均應采用機械攪拌,并要做到每盤砂漿計量準確,攪拌均勻,顏色一致。
(4)嚴禁隨意調整砂漿配合比,必須保證砂漿的強度達到設計要求。
(5)嚴禁砂漿過時、過期使用(放置時間大于3小時)。
(6)對于面的混凝土柱、梁基層,應先作“毛化處理”
(7)底層抹灰面強度達到60%~70%時間方可抹面層灰,嚴禁一次成型。
(8)成型的抹灰層不得有裂紋、抹痕和接槎現象。各抹灰層之間及抹灰層與基層之間應粘結牢固不得空鼓。
(9)正式抹灰作業前,按要求在次要部位做塊樣板,經施工、建設、監理等部門驗收合格方可正式施工。
(10)根據氣候條件,適時對抹灰面進行養護工作。
附表1 室內墻面抹灰工程質量驗收控制表
檢查及驗收項目 |
允許偏差 |
檢測工具 |
檢驗批劃分 |
判定標準 |
觀感質量 |
墻體表面平整度 |
0,4mm |
2 米靠尺、楔形塞尺 |
按100㎡為一個檢驗批劃分,大面積房間和走廊按抹灰面積30㎡為一個檢驗批。 每個檢驗批應至少抽查10%,并不得少于3間;不足3間時應全數檢查。 |
所抽查墻面的所有測點實測值均滿足本表內允許偏差值,判斷定為該檢驗批合格。如有1個測點不滿足允許偏差值要求,則在該檢驗批內再增加10%檢查面積。 |
顏色均勻一致,壓紋平順,無起砂,直線平順,曲線平滑。落地灰清理干凈。收邊收口部位,邊緣整齊。 |
墻體垂直度 |
0,4㎜ |
2 米靠尺 |
每層隨機抽取3套(間)房作為檢驗批; 每房間內每一面墻可視為1 個實測區,累計15 個實測區; 所選3套房實測區不滿足15 個時,需增加實測套房數。 |
同一功能房間內的15個點實測值均滿足本表內允許偏差值,判斷定為該房間合格。 該層隨機抽取3套(間)房所有測點均滿足要求時,視為該樓層合格。 |
顏色均勻一致,壓紋平順,無起砂,直線平順,曲線平滑。落地灰清理干凈。收邊收口部位,邊緣整齊。 |
陰陽角方正度 |
0,4㎜ |
5 米鋼卷尺、吊線或激光掃平議 |
每層隨機抽取3套(間)房作為檢驗批; 每房間內每一面墻可視為1個實測區,累計15個實測區; 所選房間實測區不滿足15個時,需增加實測房間數。 |
同一功能房間內的15個點實測值均滿足本表內允許偏差值,判斷定為該房間合格。 該層隨機抽取3套(間)房所有測點均滿足要求時,視為該樓層合格。 |
表面光滑、潔凈、顏色一致、陰陽角找方、接槎平整、墻面垂直平整和分格平直。 |
地面表面平整度 |
≤4mm; |
2 米靠尺、楔形塞尺 |
每層隨機抽取2-3套(間)房作為檢驗批; 每一個功能房間地面可作為1個檢驗區,累計實測實量6個點。 |
同一功能房間內的5個點實測值滿足本表內允許偏差值,判斷定為該房間合格。 該層隨機抽取2-3套(間)房所有測點均滿足要求時,視為該樓層合格。 所選房間表面平整度的不滿足6個實測區時,需增加實測套房數。 |
表面光滑、潔凈、顏色一致、無起砂、空殼。 |
附注:
(1)墻體表面平整度檢驗方法
u 當墻面長度小于4米,在同一墻面頂部和根部4個角中,選取左上、右下2個角按45度角斜放靠尺分別測量1次,在距離地面20cm左右的位置水平測1次;
u 當墻面長度大于4米,在同一墻面4個角任選兩個方向各測量1次,在墻長度方向任意位置增加2次水平測量,在距離地面20cm左右的位置水平測2次;
u 所選實測區墻面優先考慮有門窗、過道洞口的,在各洞口45度斜測一次,洞口兩邊豎向各測一次;
(2)墻體垂直度檢驗方法:
u 當墻長度小于 3 米時,同一面墻距兩端頭豎向陰陽角約30cm 位置,分別按以下原則實測2 次:
u 一是靠尺頂端接觸到上部砼頂板位置時測1 次垂直度,二是靠尺底端接觸到下部地面位置時測1 次垂直度;
u 當墻長度大于 3 米時,同一面墻距兩端頭豎向陰陽角約30cm 和墻體中間位置,分別按以下原則實測3 次:
u 一是靠尺頂端接觸到上部砼頂板位置時測1 次垂直度,二是靠尺底端接觸到下部地面位置時測1 次垂直度,三是在墻長度中間位置靠尺基本在高度方向居中時測1 次垂直度;
u 具備實測條件的門洞口墻體垂直度為必測項。
(3)陰陽角方正度檢驗方法
u 每套房同層內必須設置一條方正控制基準線(盡量通長設置,降低引測誤差),且同一套房同層內的各測區(即各房間)必須采用此方正控制基準線,然后以此為基準,引測至各測區(即各房間);
u 距墻體30-60cm 范圍內彈出方正度控制線,并做明顯標識和保護。
u 在同一測區內,實測前需用5 米卷尺或激光掃平儀對彈出的兩條方正度控制線,以短邊墻為基準進行校核,無誤后采用激光掃平儀打出十字線或吊線方式,沿長邊墻方向分別測量3 個位置(兩端和中間)與控制線之間的距離(如果現場找不到控制線,可以一面帶窗墻面為基準,用儀器引出兩條輔助方正控制線)。選取3個實測值之間的極差,作為判斷該實測指標合格率的1 個計算點。
u 如該套房無方正基準線或偏差超過5mm/2m,則該套房內所有測區的實測值均按不合格計。
(4)地面表面平整度檢驗方法
u 任選同一功能房間地面的2個對角區域,按與墻面夾角45 度平放靠尺測量2次,加上房間中部區域測量一次,共測量3次??蛷d或較大房間地面的中部區域需加測1次。